深爱榜讯 9月19日, 2017粤商大会在广州隆重举行。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徐乐江,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马兴瑞,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玉妹,广东省政协主席王荣,广东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郭汉毅等领导以及海内外1000多名粤商代表出席大会。杰出粤商李嘉诚为大会发来贺信。
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马兴瑞在大会上表示,粤商是广东发展的主力军。广东将积极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大力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改善营商环境,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努力为广大粤商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
马兴瑞称,希望大家大力弘扬粤商精神,携手把我们的共同家园建设得更加富裕、更加美好、更加和谐,为广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走在前列作出更大贡献。
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徐乐江称,希望广大民营企业家特别是粤商企业家积极投身广东转型升级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伟大实践,在践行“亲”“清”要求中展现粤商形象,在推动脱贫攻坚等光彩事业中展示粤商风采。
大会现场签约惠州粤商总部基地、立白集团从化国际医药港基地及华南创新智能生产基地等23个项目,总金额约464亿元人民币。
会上,马化腾、董明珠、王传福、杨钊和苏志刚作为粤商代表发言。在发言中,粤商代表表示,党中央和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出台系列政策举措,为实体经济提供重大发展机遇,粤商进一步坚定了扎根实业、做强主业、壮大产业的信心和决心,将积极弘扬粤商精神,引领创新发展。(完)
粤商精神
粤商精神与时俱进更具生命力
身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广东,粤商一直是商业文明“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先试先行者。粤商与徽商、晋商、浙商、苏商一道,在历史上被合称为“五大商帮”,曾在推动中国和世界工商业发展中扮演过重要角色。
粤商精神源远流长,随着粤商群体的变化与时代的变迁,粤商精神的内涵和外延,在薪火相传的同时,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如今的粤商组成,早已不受籍贯区域所限,更重要的是,如今的粤商早已不满足于“三来一补”的简单加工贸易商业模式,而是更加注重务实创新。如今的粤商善于利用地理区位优势,富有开拓精神,率先尝试先进的零售业态、流通技术以及组织形式,大力开拓电器、IT、互联网、房地产等行业,并涌现出一批行业巨头以及企业家,如马化腾、董明珠、李东生、王传福、丁磊、雷军等等。
2016年广东民营经济增加值超过4.2万亿元,占广东GDP的比重为53.6%。近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了中国企业500强,其中共有51家粤企入围榜单,数量仅次于北京。省经信委的数据显示,2016年广东“千亿航母”企业已达23家。
引领创新树立时代新标杆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粤商已经意识到原创性创新的变革力量,重视培育自主创新能力,腾讯、华为、中兴、大疆、华大基因、比亚迪、格力、美的等一批创新型引领企业皆成长于此。
相关数据表明,2016年底,广东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9857家,总量居全国第一;全省孵化载体发展迅猛,科技企业孵化器达634家,国家级孵化器达83家,孵化器总数跃居全国第一;广东有效发明专利量7年、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15年保持全国第一。
看广州,截至2016年末,广州有高新技术企业4600家,其中约97%是民营企业。去年全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2820家。预计今年全年广州净增高新技术企业不低于3000家;
看深圳,2011年至2016年,深圳PCT专利的平均增长率为17.79%,远高于东京的7.15%、硅谷的4.98%、首尔的3.86%,说明深圳企业的创新能力及全球专利布局能力十分突出。
培育实体经济发育沃土
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昔日粤商取得的不菲成就,今日粤商大显身手缔造新辉煌,都得益于营商环境的不断改良。
优化营商环境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现实需求,也是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
为支持广东实体经济发展,8月24日,《广东省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正式印发出台,这份被称为“实体经济十条”的政策给广大企业带来了诸多利好。据预测,政策实施后,广东今年可为企业直接降成本620亿元,至2020年可累计降成本2600亿元。
广州市最近也出台 “民营经济20条”围绕打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来制定,在打破“旋转门”,打破“天花板”,打破民营企业“绊脚石”等方面做了很大突破。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面临深刻调整,产业升级,新技术浪潮汹涌而来。粤商应该充分发挥经济实力雄厚、智力资源丰富、海内外人脉广阔的优势勇敢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新粤商精神将引领粤商积极投身广东改革发展事业,振兴实体经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力前行。
大咖热议
“要创业就应该在广东”
政策红利让企业充满“获得感”,人才聚集让广东充满竞争力
有了政策的扶持与良好的营商环境,如何继续开展企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振兴广东实体经济?粤商代表围绕这一话题展开了讨论。
广东明阳新能源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张传卫每天坚持跑步5公里。回顾30年经历,他认为与跑步一样,最重要的是坚持。“尽管新能源还面临很多不确定性,但是要坚守和创新,就一定能有大收获。这是我干实业30多年来的经验总结。”
华讯方舟科技董事长吴光胜说,为了获得竞争力,他充分发挥广东对人才的吸引力,构筑了凝聚全球太赫兹顶尖人才的平台。吴光胜自豪地表示,“全世界研究太赫兹的博士都在我们这里。”目前华讯方舟在太赫兹领域的知识产权也为全球最多。
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也结合自身经历表示,要创业就应该在广东,广东“旺人旺财”,广东非常适合创业。
粤企“出海”要善于抱团
广东在海外设立企业7000多家,遍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日,记者在2017粤商海外投资论坛上了解到,目前广东在海外设立企业达7000多家,遍布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建设“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背景下,粤商走出去又将有那些新的机会与挑战?
“美的完成库达收购后,从白色家具向智慧家居、机器人产业迈进。”美的集团国际事业部总裁张克宇指出,美的从一开始的海外代工,到主动在海外布局、设厂、并购,成为了一家国际性企业。“从制造企业变成科技企业,美的在德国、日本都设有研发中心,进一步提升全球的运营能力和竞争力。”
阿联酋广东商会会长张钦伟对有意到海外投资的粤商提出了三点建议。一要考察当地的营收环境、治安环境、金融环境;第二,企业出海时要善于利用在海外的贸易促进会和商会平台,才能少走弯路;此外,企业要善于抱团,相互促进。
腾讯公司控股董事会主席马化腾:
粤商具有“迭代创新”精神
现在的粤商普遍拥有以下几个特质:务实的作风、创新的精神、开放的胸怀、常怀感恩的心。敢为天下先,敢喝“头啖汤”,是大家对广东人、对粤商的直观印象。敢闯敢试、勇于创新,一直以来都是广东这个地域的主要基因。用IT行业的话叫作“迭代创新”,允许试错、小步快跑,顺应形势和用户需求进行创新。
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
广东企业要更注重人才培养
广东在中国人的眼里是最有钱的。但是我觉得,广东不止是有钱的地方,还是最有思想的地方,因为有一批敢闯敢干敢于挑战的企业家。希望未来的五年,广东是出人才的地方,培养人才的地方。未来广东企业发展,要更注重人才和创造,才能有更好的改变。广东企业要重新审视自我,要更有担当。
比亚迪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
专注实业、坚持创新
广东经济总量连续28年全国第一,靠的就是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比亚迪愿与广大粤商一同,乘着政策的东风,在广东这片发展实业的沃土、创业创新的福地上,大力弘扬粤商精神,专注实业、坚持创新。
共享商学院欢迎在广大的商会、协会等组织合作,合作热线:13692200190,联系人:袁子弹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