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意外,这两天被微信的「小程序」刷屏了。按照张小龙的说法,小程序算是一个意外,微信很少把一个没有做成的功能或者产品形态预先给外界透露,一般都是先做好了再给大家惊喜。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意外,大家对「小程序」格外关注。有人说微信这个超级 app 可以借此成为下一个 App Store,也有人说这是新一轮流量红利入口的机会。
而时隔一年,在引发无数猜测以后,张小龙口中的小程序和我们想象中不太一样。
这个「不需要下载安装」、「触手可及」、「即用即走」的轻型应用小程序,不会为企业和用户之间提供强烈的绑定关系。不过不能推送信息,不能分享到朋友圈的小程序,并没有去掉二维码这一流量入口。虽然这种设置加大了内容创业者的加入成本,但是小程序会不会成为创业者的下一个「新大陆」,峰少以为还是值得期待的。毕竟微信过去给我们力量超乎了我们的想象。
今天的拆书我们就来聊聊《微信力量》吧。
这是一本微信官方推荐的书籍。
由微信团队联合萤火科技共同推出的。该书首次全面剖析了微信商业生态图景,深度解读42个最新标杆案例,汇总几大微信核心能力的开发运营方案。汇聚了截止目前微信所有业务模块的最新应用,阐释了这些应用在这场转型大战中的战略意义。
在过去三年时间里,微信公众平台、微信支付,摇一摇周边,微信连Wi-Fi等诸多能力、应用逐渐开放,不同行业、企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行业特色,将各项开放能力自由组合,就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
反过来,成千上万的商家与合作伙伴在微信平台搭载其服务和产品,也促进了微信生态的繁荣。
▼▼▼
KEY
第一部分 连接即入口
连接1 没有连接,就不能共享
连接2 没有连接,就无法颠覆
连接3 没有连接,就没有转型
连接4 没有连接,就没有服务
第二部分 万物皆入口
千人千价是最精明的营销
人人都会抢红包,但会玩红包才是王道
每一个硬件都应该是人身体的延伸
第三部分 近场即入口
iBeacon:蓝牙也性感
电视节目的黄金时代,从摇电视开始
第四部分 微信工具箱
工具箱之城市服务
工具箱之企业号
工具箱之智慧商圈
小马哥在为该书做序时首次将“互联网+”定义为推动时代发展的“第四种力量”,即“连接力”。峰少以为非常的贴切。
可能基于对互联网的深刻理解,微信对自己的定位是要成为这种“连接力”的重要的元器件。
不过,微信这个重要的元器件并不是简单的想打造一个商业版图,他更希望的是占领用户所使用的所有场景,把他们连接起来。
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微信需要和更多的与实体经济进行合作。用微信自己的话来说即是“腾讯自己只掌握“半条命”,而另外“半条命”依靠更为广泛的社会各界以及合作伙伴。”
而对企业来说,和微信的合作,能更好的深化运营和营销手段:有效减少运作中被浪费的成本、与用户链接。
我们先来回顾微信这几年的发展:
△ 从2011年1月21日微信发布开始,这个超级APP就一点一点的改变我们的生活。
△ 2014年,微信之父张小龙带着团队陆续上线了朋友圈、公众号、微信红包、微信支付等基础功能。而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功能都塑造了一个巨大的流量黑洞,改变着用户的使用习惯。
△ 2015年,微信公众号的变现此起彼伏,大批自媒体开始涌现。
△ 2016年,微信刷粉失灵,裸泳的自媒体大V全躺岸上;知识电商、内容变现,前有同道大叔卖掉自己套现上亿,后有“李叫兽”被百度收购,由此,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微信不再是一个聊天工具。
其实我们不得不承认,微信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它所能涉及的领域小到小企业、小机构,大到政府部门、各大医院。而微信与这些政府部门或企业的合作案例在书中都有详细的分析。
比如,百货零售业怎么利用微信支付,一步步拆掉收银台;逐渐快被人遗忘的汽车站如何革新,成为激活微信智慧旅游的“前锋”;兜兜转转的停车场如何通过微信改造,以最优质的入口成为“一座地下金矿”;排队长,看病难的医院,如何利用微信,真正地让“看病不再是一种痛”;
似乎只有我们想不到,没有微信做不到的。
而这再一次佐证了只要了解场景,就能站在了风口上。谁能占据场景,谁就能赢得未来。它的历史作用可能远胜过当初的QQ,当然这个作用也是移动端的不断发展带来的!
在《微信力量》这本书中,峰少承认我们会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6亿月活跃用户、9大微信业务模块、90个创新企业、42个经典案例也的确向我们证明,当“互联网+”成为社会肌体的一部分时,它可以创造出什么样的全新想象空间。
而通过该书所有的案例分析的呈现的阅读,峰少是非常佩服微信团队对自身定位的深刻把握以及对用户痛点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不过通读完整本书的经典案例,峰少认为该书对一些微信智慧城市和商家应用场景的介绍,都太官方。这总让人觉得《微信力量》更像一本理论化的微信教科书或者说宣传册。
其实峰少更想在这本书看到的是各行各业在享受微信红利之时的一些实操手法或迭代优化的过程及经验教训,这或许会比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来的更吸引人。
不知道如果张小龙看到这里,会不会对峰少说“不能用户要什么,就给他什么,变个花样给他,用户要的不一定是对的”?不过,在《微信力量》中,我们的确没有感受到不一样的花样。或许,我们可以继续期待微信团队的书。
写到这里,峰少想说一些题外话,毕竟是2016年的最后一篇推文,还是要感谢一些陪伴峰少一路拆书过来的筒子们。为登峰者高,未来希望有更多的伙伴和峰少一起攀登。最后峰少代表峰加这个大家庭,祝大伙元旦快乐!来年,用自己的力量攀登吧!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